一、实施科目《医学影像诊断学》
二、实施班级:2011级高职影像班;
三、实施时间:第三周、第五周、第七周、第九周、第十一周;
四、授课教师:钱学锦
五、授课内容
周次 |
内容 |
互动小组 |
参与环节 |
方式 |
3 |
第四章 消化系统 |
1-4组 |
肝血管瘤的疾病概要及影像学表现 |
与学生讨论后待定 |
5 |
第四章 消化系统 |
1-4组 |
急腹症的疾病概要及影像学表现 |
学生主备主讲 |
7 |
第五章 泌尿与生殖系统 |
1-4组 |
泌尿系统结石的疾病概要及影像学表现 |
学生主备主讲 |
9 |
第三章 心脏与大血管 |
1-4组 |
法洛四联症的疾病概要及影像学表现 |
与学生讨论后待定 |
11 |
第八章 眼、耳、鼻、喉、口 |
1-4组 |
鼻咽纤维血管瘤的疾病概要及影像学表现 |
与学生讨论后待定 |
六、实施具体方案
(一)、教学教材相关资料收集和问题设置设计:教师在假期开始着手收集上述五章相关教学资料,在抓住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认真准备,精心设计相关问题;
(二)、学生动员和分组:开学第一周第一次课给学生先容互动教学方案的优点和特点,将2011级高职影像班分为4个组,每组指定一名组长,组长负责本组同学的日常管理和参与教师集体备课、传达相关预习要求等;
(三)、集体备课:
周次 |
备课内容 |
参与人员 |
2 |
第四章 消化系统 |
系部教师及各小组组长 |
4 |
第四章 消化系统 |
系部教师及各小组组长 |
6 |
第五章 泌尿与生殖系统 |
系部教师及各小组组长 |
8 |
第三章 心脏与大血管 |
系部教师及各小组组长 |
10 |
第八章 眼、耳、鼻、喉、口 |
系部教师及各小组组长 |
1.主备教师宣布教学内容、教学大纲、重点、难点、该次课是教师主讲还是学生主讲;
2.参与会议的其他教师和同学共同修改课件、ppt、讲稿和设置的问题;
3.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学生参与到该次课程的什么环节、什么内容、以什么方式参与教学;
4.共同讨论以何种方式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;
5.教师根据讨论结果布置相关任务;
6.各小组分工后下去对课本进行预习、查阅相关资料准备相关问题;
(四)授课
教师按照集体备课指定的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;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;并对该次课程进行小结;总结出优点和缺点;
(五)分析
每次课堂教学抽取10名同学填写相应评价量化表,16周结束时对上述内容使用同一试卷,同一内容、同一评分标准、同一时间和对比班级进行考核,进行统计学分析。